金融(专业学位)金融科技方向

发布时间:2022-10-28 来源:深圳校区管理委员会


  

金融科技本质上是高科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移动互联网为引领的新科技)赋能金融后的新服务形态,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区别于传统的金融学,金融科技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内涵包括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金融理论创新,具有明显的实践导向特征,致力于解决金融活动中的现实问题。

具体来说,其内涵包含了六个主要维度:“场景-数据-算法-算力-商业模式-生态”。金融科技的实践导向决定了它所研究的问题应当来自于具体的实际场景: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监管与安全等金融实务。得益于过去二十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场景产生并留存了过去不曾有过的海量金融数据,这些数据会成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始素材。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科技作为一门学科应运而生。围绕海量数据与现实问题,金融科技学科的首要任务在于研究如何系统地收集、清洗数据,针对数据特征设计高性能算法,借助强大的现代算力(本地硬件设备的提升或云计算),达到深入分析和处理数据的目的;并能将这些结果应用到原来的金融场景,解决现实的金融问题。进一步,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在金融场景中应用,金融行业正在逐渐变得“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金融科技的另一项任务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金融行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的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发展过程改变的不只是金融行业本身,它会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为传统金融的基础框架和生态体系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其中包括监管法律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体系、银企关系等方面。如何在这些方面对现有生态体系进行重塑,使之与时俱进、能够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则是金融科技学科另一个重要课题。

一、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金融科技大师致力于培养研究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良好品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二)围绕场景-数据-算法-算力-商业模式-生态——“六维”模式设置金融科技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领其培养全过程,使之适应新经济、新金融快速发展的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金融软硬件技术应用能力和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够将现代金融管理理念与金融实务操作相互融通成为通晓金融理论与实务、掌握数据科学算法设计娴熟计算机编程与网络技术、并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精尖人才,更好地为我国金融业服务,提高我国在金融科技这一新兴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与技术:掌握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数据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金融分析与现代信息科技,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编程和网络运用技术能力,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基本技术。

   2.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将相关交叉学科知识融合贯通的能力,能够将科技手段应用于金融场景的实践能力具有从金融场景提炼学术问题、设计算法、提升科技水平的创新能力

   3.国际化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中英文表达及写作能力能阅读和利用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能胜任国际金融企业相关职务。

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硕士生体育锻炼标准。

二、学习年限

金融科技方向研究生学习方式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硕士学制2年,非全日制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三、培养方式

(一)采用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采取“导师组”“主副导师”和“校内专业校外实践导师制相结合

(三)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践,应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四、课程设置

基于“六维”模式,课程设置突出交叉、横向融合和纵向贯穿,主干课程包括: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合法与合规、金融监管、公司金融、量化投资理论与策略、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学、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数据分析与软件应用、分布式系统与分布式处理、大数据分析方法、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应用、机器学习、云计算:理论与实践、智能物联网系统、实践教学等。

五、师资队伍

本方向教学科研团队实力雄厚,覆盖金融、计算机、数学和管理四个学科,具有高度交叉学科的特点。师资队伍云集了享誉全国的知名金融专家教授、珠江学者、深圳高层次人才、青年学术骨干等,20名的专业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8名、副教授10名、讲师1名、助教1名。几乎都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外求学、访学经历,具有强大的科研产出能力和一流的国际视野。同时,校区已筹建了一支涵盖金融科技协会和金融科技头部企业的13人校外实践导师队伍,为学生们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提供了坚实基础。